穿越京剧的前世今生——《京剧艺术赏析》精彩开讲

2017年2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京剧艺术赏析》课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多功能厅精彩开讲。本课程作为教育部京昆艺术文化传承基地的核心课程,自开课以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京剧的窗口,还吸引了广大教师和社会上的京剧爱好者前来听课。青年京剧演员、一线教师胡馨元和周梦梅,受邀呈现了一场题为《京剧的前世今生——为你揭秘京剧的基因编码》的精彩演讲。

(图为两位老师在讲座现场 路健摄)

两位老师年纪虽然不大,却是拥有20多年艺龄,舞台演出经验丰富的老演员。近年来,两位老师又将精力投入到京剧艺术的普及教育上。在全国多所中小学和大学讲授京剧文化常识、京剧表演、京剧赏析等课程,让很多年轻人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本场讲座中,两位老师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讲解、表演、互动齐上阵,带领同学们回到京剧诞生的源头,精彩讲述京剧的前世今生。周老师首先勾勒了京剧从四大徽班进京、徽秦合流、徽汉合流到京剧形成的发展脉络。并通过剖析京剧的“出身”,解释了京剧独特的表演、语言和声腔。接下来两位老师介绍了“西皮二黄”、“四功五法”、“行当”等京剧特有的声腔体系和表演方式。老师们边演边讲,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周老师为大家表演了老生韵白的念法,让同学们领略了京剧的语言魅力。胡老师一曲《穆桂英挂帅》更是引来现场一阵喝彩声。随着现场气氛的逐渐热烈,同学们也越来越有兴致。一些同学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上马”、“上楼”等京剧程式动作,大家对京剧“无中生有”的本领深感折服。随后,老师又为大家播放了京剧《雁荡山》的视频片段,演员优美的身段和深厚的功力深深地感染了现场同学,让同学们领悟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老师们丰富生动的演讲,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是本学期《京剧艺术赏析》的第一次课程。随后将从表演、服装、音乐、剧评等多个角度,展开专题演讲,为大家深度解析京剧艺术。并将陆续开设“京剧艺术工作坊”、“旦角表演艺术”和“老生表演艺术”等课程,帮助大家全面了解、体验京剧艺术。

(编辑:吴妮妮)

(审核:赵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