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赏析》课精彩解析京剧生行艺术

2017年3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京剧艺术赏析》课程继续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多功能厅进行。青年京剧教师、演员周梦梅,再次受邀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题为《生旦净丑演绎世间百态——京剧生行艺术解析》的精彩演讲。

图为讲座现场 路健摄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形式,也是欣赏戏曲的钥匙。在本场讲座中,周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了从宋杂剧到京剧行当的演变过程。让大家了解了京剧生、旦、净、丑是如何从其他戏曲行当演变诞生的。随后,老师对京剧生行中的各个行当做了分析和介绍。利用视频对唱工老生、做派老生、雉尾生、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等表演类型的特点和剧目做了细致深入地讲解。并结合视频介绍了余叔岩、杨宝森、杨小楼、盖叫天等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观念。接下来,周老师延续了讲解、表演、互动相结合的讲课方式,从唱、念、做、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生行各行当的区别和特征。并现场表演了老生念白和武生念白,让同学们立刻感受到同是用大嗓演唱的两个行当,在吐字、气息、韵味等方面的区别。老师又通过“山膀”这一程式动作,讲解了同一动作在不同行当中的特征和规范要求。同学们也踊跃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小生、老生和花脸拉“山膀”的动作。同学们认真投入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鼓励和掌声。最后,周老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看戏、学戏、演戏的心得和经验。老师生动的演讲和现场热烈的互动,让同学们充分领略了儒雅刚健的生行之美。

《京剧艺术赏析》课将于3月22日邀请青年京剧教师、演员胡馨元,为大家讲解京剧旦行艺术。欢迎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京剧爱好者前来听课,共同探讨京剧艺术。

(供稿:周梦梅)

(编辑:吴妮妮)

(审核:赵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