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博士受邀做客“艺术名家讲堂”,从听说读写的角度出发,与清华师生共同探讨音乐的鉴赏与评论。
张萌,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长期从事世界音乐领域方面的研究,撰写《悲玄之音——论日本邦乐的审美特征》、《武满徹音乐创作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等论著,并出版译著《从音乐看日本人》。此外,撰写大量音乐评论文章,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音乐》、《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音乐周刊》等媒体。2012年起至今,担任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年度发展报告(音乐分报告)》的主笔撰写工作。
在当下中国音乐生活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正在逐渐摆脱二元对立、泾渭分明的概念,也不再用高低、优劣之类价值判断去审视各种音乐。音乐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成为我们认识自身和世界、表达内心情感与哲思、与世界其他族群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在本期讲座中,张萌老师从世界音乐讲到中国音乐,主要探讨在各种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如何构建起一种多元、开放的“音乐世界观”,进而开展音乐鉴赏与评说。
他认为,在音乐艺术鉴赏过程中,需要有一双擅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寻找选题,并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去认识、阐述“音乐现象”、“文化现象”。一篇优秀的评论必须包括:专业的技术分析、深度的独到见解、鲜明的个性风格、洗练的语言表达。前期需要进行知识储备、心理准备、目标准备并确定立意,进而在评论中实现技术分析与文化阐述的平衡、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的平衡、知识介绍与观点评述的平衡。张萌老师关于音乐鉴赏与评论方面的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实操讲解等使师生受益匪浅,激发同学们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评说。
本次讲座也是本学期《艺术欣赏导论》的最后一次课程。《艺术欣赏导论》课程自2013年3月7日正式开讲,至今已连续开设了9个学期,举办了八十余场讲座,受到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好评。
(供稿:田璐璐)
(审定:赵 洪)
(编辑:田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