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艺术欣赏导论》暨“艺术名家讲堂”邀请《中国京剧》编辑部主任封杰举办了首场讲座。以“京剧欣赏及如何写好评论文章”为主题,封杰老师在讲座中将其在京剧艺术领域多年积累的感悟传递给在场学生。

《中国京剧》编辑部主任封杰老师
为了让在座的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封杰以马连良先生在《赵氏孤儿》剧中为角色程婴设计的八个上场为例,详细讲解了京剧独特的艺术语言。马先生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艺术家,为了让人物更加真实丰满,他根据每次入场时的情节需要和程婴的心境,设计了迥然不同的入场动作,这是对传统戏《搜孤救孤》的发展和创新。但这样的革新依然是“移步不换形”,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实践—马先生的设计多是对传统身段创造性的化用和改造。封杰先生的精彩讲解让同学们对京剧艺术的精微博大叹为观止。
随后,封杰老师结合杨秀玲写作的“大明湖畔风雷动—评现代京剧《邓恩铭》”为例,分析了戏曲评论的写作方法。尤其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戏曲评论中涉及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多个方面的评论方法和运用语言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强调,写好评论的基础是深入了解艺术形式的表演规律,对要评论的对象要深入到演员、剧本、舞美、音乐等各个方面。评论语言既要言之有物,切忌空泛乏谈,又要客观公正,杜绝人身攻击,多提建设性改进建议。

现场座无虚席
封杰作为《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多年潜心积累,发表文章涉及京剧沙龙、人物专访、京剧剧评等,出版著作《京剧名宿访谈》等,尤其是与刘曾复先生深度交往,深得先生亲自指教。封杰也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担任多个学校的客座教授和艺术顾问。

艺术教育中心赵洪主任与封杰老师
讲座开始前,封杰代表《中国京剧》杂志社,为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赠送了全年的杂志。
撰稿:王珂、杜俊弘
编辑:田璐璐
身高哦:赵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