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向美而行——新时代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系列活动举行

清华新闻网10月16日电 在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成立60周年之际,10月13日上午,新时代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论坛在大礼堂隆重举行。老中青三代艺术团团友齐聚一堂,共话学生艺术团往昔发展历程,共展新时代发展蓝图。

论坛开始前,校长邱勇在工字厅会见了前来出席论坛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7级合唱队团友华建敏。

邱勇会见华建敏 石加东 摄

出席论坛的还有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曹瑛、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向波涛,学校老领导张孝文、张慕葏、胡显章、张再兴,首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郑小筠,文工团、文艺社团、学生艺术团时期各年代团友代表及在校师生代表。

华建敏讲话 石加东 摄

华建敏在论坛上发表讲话。他动情地回忆了在清华的青春岁月,结合亲身的体会和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在学生文工团的工作生活经历对自身成长的深刻影响。华建敏对新时代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新时代学生艺术团的团员重视“劳动”精神,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清华学生;二是希望学生艺术团继续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出有灵魂、有价值,呼唤良知、呼唤英雄的优秀文艺作品;三是希望学生艺术团继续提倡高雅艺术,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高雅艺术氛围。他期待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在已经成绩上再接再厉,作出更大贡献,收获更大辉煌。

过勇发言 石加东 摄

过勇在发言中表示,艺术团的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以学生艺术团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思想政治引领、艺术教育普及和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始终坚持学校育人的中心任务,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服务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校园艺术涵养氛围。

过勇表示,以学生艺术团为核心的清华艺术教育工作已经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向未来,清华的学生艺术教育工作还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持续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政治建设;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过勇强调,学校艺术教育历经百年,学生艺术团建设也走过几度历史沧桑,艺术浸润着这所百年学校,涵养着一批又一批清华学子。面向新时代,清华人更应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春风化雨、艺术育人,为培养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曹瑛发言 石加东 摄

曹瑛对清华大学的美育工作和文艺创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以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为载体的美育实践,在清华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全国高校的旗帜和标杆。希望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进一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军发言 石加东 摄

王军表示,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艺术育人成果丰硕,并在实践中提出了艺术教育理念,创造了艺术教育模式,提炼了艺术教育经验,为推动高校美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作出了重要贡献。

郑小筠发言 石加东 摄

郑小筠回顾了学生艺术团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希望学生艺术团在新时代的发展阶段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希望新时代的艺术团团员能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未来取得更大成就。

傅宇杰汇报艺术团工作 石加东 摄

现任学生艺术团团长傅宇杰从艺术团党的建设、业务培养、人才发展和文艺原创四个方面汇报了近年来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米佳发言 石加东 摄

团友代表、1998级交响乐队团友米佳通过三个亲身经历的艺术团故事,分享了自己理解的新时代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的精神内涵。

团友相聚 杨思维 摄

论坛在校歌合唱中圆满落幕。

节选自清华新闻网

编辑:田璐璐

审稿:赵洪